“華研俏語”第二十三期??新備案證券業評估機構披露的首單證券業務基本信息分析
發布時間:2021-11-18 來源:中企華 打印 作者:中企華 字號:小中大
老評:根據《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產評估機構備案名單及基本信息》,截至2021年10月29日,已在財政部、證監會備案的證券業資產評估機構共有204家。
小研:2021年6月11日至10月29日備案的資產評估機構中,有24家披露了首單證券服務基本信息。
小評:24單證券評估項目,從評估目的來看,交易類11單,財務報告目的5單,其他8單;從評估對象來看,股權9單,單項資產11單,其他4單。單項資產主要涉及不動產、設備、車輛、土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等。其他資產主要有不動產資產組、無形資產組、包含商譽的資產組組合等。
老評:從評估項目收費來看,除一個合并重整項目收費180萬元以外,其余23單證券業務平均收費僅7.50萬元。其中,收費1萬元以下的2單, 1-5萬元的10單,5-10萬元的7單,10萬元以上的4單。
小研:24單證券評估項目收費普遍不高,最少的僅收費0.6萬元。
老評:項目小,收費低,與資產評估機構規模小有一定關系。
小評:24家新備案證券業評估機構擁有的資產評估師平均數為14人,其中,少于10人的10家,占比42%;上年度評估業務收入平均數為931.86萬元,其中,半數以上的機構年收入低于500萬元。
小研:收費最高的那個項目,與該機構上年度全部評估業務收入188.01萬元幾乎持平。
小評:24家新備案證券業評估機構中,只有3家設有分支機構,另有3家是今年新設立的機構。
老評: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土地評估機構涌入證券業務市場。24家新備案證券業評估機構中,11家名稱中包含“房地產”和“土地”字樣。截至目前,在已備案的證券業評估機構中,這類機構高達70家,占了近1/3。
小研:新備案證券業評估機構承辦的首單證券業務多為單項資產評估項目,相對企業價值評估項目而言比較簡單,這可能與大部分新備案機構缺乏企業價值評估經驗有一定關系。
老評: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不管是新機構還是老機構,都要有與所承辦業務相適應的勝任能力。首次備案證券服務業務基本信息的披露,是外界了解新備案證券業評估機構的又一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