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忠光:不忘初心 忠于所愛
發布時間:2021-04-09 來源:北京市政協 打印 作者:權忠光 字號:小中大
他1994年涉足中國資產評估領域,是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首批25名資深會員之一。截至目前,他帶領公司評估過近萬家企業,被評估資產總額在一百萬億元以上。他領導的企業無論從專業能力、影響力還是公信力的角度講,無疑都是行業翹楚。他就是北京市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委員、民建中央監督委員會委員、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全聯并購公會副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權忠光。
權忠光說:“資產評估行業伴隨著改革開放而產生,同時又深入服務改革開放。可以說,我自己是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
權忠光多次擔任國家重大資產評估項目的負責人,經常參加國內外資本運營研討會并發表演講,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企業改制、資產重組、項目投融資等專業領域都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并出版《資產評估實物》等多項專著。有著如此驕人業績的權忠光,卻讓人感覺不到他在評估事業中跋涉的種種艱辛和困難,他顯得十分坦然和從容,沒有抱怨、沒有牢騷。對于評估工作,他游刃有余,勝似在其間閑庭信步的一位學者,這可能就是權忠光的人格魅力所在。
出生于東北平原牡丹江畔的權忠光是朝鮮族人,朝鮮族的家庭對子女的教育都十分重視,權忠光的父母自然也不例外。權忠光生性聰慧,從上學起,他的學習成績就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學習對他來說更像一種娛樂的游戲,里邊有無盡的未知誘惑著他破解。
杜甫的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權忠光選擇了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他有個樸實的想法,為老百姓造房子應該是件讓人高興的事兒。他順利地邁進了北京交通大學的大門。
大學四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畢業時,由于學科成績突出,權忠光被分配到哈爾濱鐵路局,這是省城里令人羨慕的好單位。志向遠大、思維開闊、對自己要求近乎苛刻的權忠光,在工作中,很快就發覺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遠遠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他認為,對管理項目的理解和評價,必須從項目的源頭、經濟可行性方面等進行細致的分析,才能再深入研究這個項目投資是否可靠,是否可行,是否有利潤空間。由此,他產生了繼續深造,學習技術經濟的想法。權忠光放棄了當時令人羨慕的工作考研。
這一次,他又順利過關,考入母校的技術經濟研究專業。權忠光談到這里深有感觸:“回過頭來,我的人生轉折應該就在這時如約而至,因為技術經濟與評估專業很吻合,在很多基礎理論、技術等方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當時中國還沒有有關評估的專業。”在權忠光看來,這是成就他從事評估工作的一個起點。
1991年,研究生畢業的權忠光留校任教。留校任教沒什么稀奇的,新鮮的是他在第二天就被任命為教研室主任,這在北京交通大學的歷史上應該是絕無僅有的,在國內其他高等院校恐怕也屈指可數。對于一名年輕人來說,要挑起教研室主任這副沉甸甸的擔子,需要有十分的勇氣,更需要高超的能力和學識。
“當了教研室主任就得思考問題。”權忠光深知主任擔子的輕重,學無止境,他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產業經濟學。思維敏捷的他當時就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從事理論教育和進行科學研究都是很重要的工作,但是還需要吸收一些社會實踐內容來補充和完善教育體系,要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與社會接軌,才能真正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時,在中國剛剛起步的評估行業,進入了權忠光的視線。
權忠光說:“當時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正在不斷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十分活躍,評估作用越來越重要。所以,我認為評估是實現價值,發現價值的一項專業,評估是與經濟發展和經濟產業息息相關的一個行業”。他把自己在社會上看到的、學到的評估知識帶到課堂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他的課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也打開了學校教學與實踐的一扇窗。
1999年,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起步,急需一批既熱愛評估事業,又有所長的人才。行業需要權忠光,權忠光也適合行業發展的需要,這樣的雙結合使權忠光離開了學校。他越來越感受到,資產評估是自己內心深處一直追尋的事業,是資產評估行業為自己搭建了實現人生理想和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舞臺。
權忠光所在的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對象多為中央級企業,這些項目一般不僅點多,而且面廣,對評估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組織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很多人都說我談項目成功率比較高,其實并不一定是我的專業水平比別人高多少,而是我知道,客戶之所以需要評估服務,是需要評估專業人士幫他們解決問題,所以一定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與客戶溝通,達成共識。做評估項目才能做得更準確、更公正、更客觀。”對這一點,權忠光深有體會,也用自己的行動做了很好的詮釋。
當談到1999年承辦的中石油評估項目時,權忠光記憶猶新。中石油的項目在中國改制進程中是資產量最大、結構最復雜、分布最廣的一個項目,有油田、采油設備、煉化設備、管輸設備等,涉及54家大型企業,6個行業板塊的106個單位,而且時間緊、任務重,按照改制進程要求,這個項目必須在3個月內完成。當時正值國慶節,權忠光親自帶隊,和他的同事們一起連軸轉,5天5夜吃在辦公室、睡在辦公室。
當時,最讓項目組感到壓力的是,涉及資產達500多億的某石油管理局在盡職調查工作中進展不順利。時間一天天過去,與對方負責人的溝通幾乎停滯,進駐管理局20多天了,卻連一個字的資料也拿不到,還有不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工作人員個個心急如焚。項目小組負責人不得不向權忠光求助。權忠光在去管理局的路上,翻遍了該局的有關資料,甚至背下了稱之為企業精神的“三老四嚴”。
到了現場,權忠光沒有急于與對方的負責人談項目,而是背起了“三老四嚴”。對方的一位領導對權忠光立刻另眼相看,認為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年輕人。那位領導說,“我們企業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這些歷史了,你卻能背下來,說明你的誠意,我就看中了你這一點”。權忠光靠誠意成功架起了與對方溝通的橋梁。這時,權忠光仍然沒有急著跟對方談項目,而是耐心地傾聽對方訴說一些似乎與項目毫不相干的事。那位領導告訴他,“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你知道吧,他兒子就在我們管理局采油11場工作,11場被剝離上市之后,他就要被分流了。50年代的老一輩用汗水和生命創下了這份基業,可現在他們的后代卻要分流下崗了”?權忠光耐心傾聽著,他也很理解對方,他用自己的專業和所掌握的信息,誠懇地與對方溝通,讓對方相信,中央是一盤棋,這次的改制只是其中的一步,中央會統籌考慮,統一安排。正是這種理解和溝通,讓對方感動了,也對權忠光產生了信任。接下來,那個管理局無償提供了全新的電腦設備,在一個星期內就將所有評估需要的資料,絲毫不差提供出來。項目雖然晚操作20天,但卻最早完成了任務。
講到這里,權忠光也很動情:“作為評估人員,除了要具備相當的專業精神,還要能換位思考,要站在客戶的角度,想想他們考慮的是什么問題,哪些問題是需要我們解決的,這是一名優秀評估工作者要學會做的。我們評估的成功,重要的一點就是靠信譽,而信譽來自對客戶的真誠。”
對于未來,權忠光表示,隨著一帶一路進程的推進,隨著國際間交往的日益增多,“走出去、引進來”的經濟行為越來越頻繁、越來越重要。中國的專業服務機構跟出去的服務水平和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我們必須要強筋健骨,做強自己,更好地服務“走出去”戰略。
從2008年履職至今,已有10余個年頭。在權忠光看來,做好政協履職,必須具備奉獻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使政協工作和本職工作相互兼顧、相互促進。
多年來,權忠光堅持“言不茍出、行不茍為、擇善而后行事”。“履職中,在深入調查自己界別的社情民意時,可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充分發揮專業特長,這樣能比較深入地發現問題,并能較好地為解決問題出謀劃策。”《關于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的提案》《進一步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提案》《關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平穩較快發展的提案》……從權忠光的提案中不難看出,第一個履職的五年,他主要關心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進一步創新融資工具等問題。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解決就業的重要生力軍。就北京市而言,中小企業容納70%左右的就業量,同時它又是發展競爭性行業的重要領域。因此,解決好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不僅關系到這些企業自身能否健康成長,而且更關系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關系擴大內需、擴大就業及保證社會和諧穩定。
“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為企業改制上市、規范發展提供專業的服務,解決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如何用財政、金融等方式,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一些問題。通過日常工作中的經驗盡可能提建議、提思路、提想法,共同促進解決這些問題。”在權忠光看來,政協委員履職要做好自身的定位,履職的過程就是盯住社會問題、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提出幫助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讓政府有所為。
“履職過程中,我關心的問題也是不斷變化的。經過五年,我認為中小企業發展無論是政策還是紅利釋放得很好了。履職的第二個五年,結合北京的功能定位,我試著從北京市民的角度提問題,開始關注微環境治理。局部環境的改善往往能帶動整個環境的改善。”
通過調研,權忠光發現,“造成北京交通擁堵的原因很多,既有公共交通體系不夠完善、乘坐轉換不便因素,又有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且市民出行方式和上述種種原因使汽車總體使用強度不斷增加因素。同時,還存在因管理跟不上造成的擁堵現象,各種非機動車和行人亂闖紅燈現象越來越嚴重,機動車隨意亂停現象越來越普遍,道路信號系統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等”。《關于提升管理水平,助力交通順暢的提案》《關于提高機動車停車管理秩序的提案》《關于合理規劃、加強監管、治理機動車亂停亂放的提案》……優化環境、規范秩序、以點帶面解決問題、促進人們行為習慣的轉變……這些建議不斷被提及。“履職也好提案也好,不求高大上,只求接地氣,能切實地解決實際問題。”
?權忠光說:“資產評估行業伴隨著改革開放而產生,同時又深入服務改革開放。可以說,我自己是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
權忠光多次擔任國家重大資產評估項目的負責人,經常參加國內外資本運營研討會并發表演講,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企業改制、資產重組、項目投融資等專業領域都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并出版《資產評估實物》等多項專著。有著如此驕人業績的權忠光,卻讓人感覺不到他在評估事業中跋涉的種種艱辛和困難,他顯得十分坦然和從容,沒有抱怨、沒有牢騷。對于評估工作,他游刃有余,勝似在其間閑庭信步的一位學者,這可能就是權忠光的人格魅力所在。
找到熱愛一生的事業
出生于東北平原牡丹江畔的權忠光是朝鮮族人,朝鮮族的家庭對子女的教育都十分重視,權忠光的父母自然也不例外。權忠光生性聰慧,從上學起,他的學習成績就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學習對他來說更像一種娛樂的游戲,里邊有無盡的未知誘惑著他破解。
杜甫的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權忠光選擇了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他有個樸實的想法,為老百姓造房子應該是件讓人高興的事兒。他順利地邁進了北京交通大學的大門。
大學四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畢業時,由于學科成績突出,權忠光被分配到哈爾濱鐵路局,這是省城里令人羨慕的好單位。志向遠大、思維開闊、對自己要求近乎苛刻的權忠光,在工作中,很快就發覺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遠遠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他認為,對管理項目的理解和評價,必須從項目的源頭、經濟可行性方面等進行細致的分析,才能再深入研究這個項目投資是否可靠,是否可行,是否有利潤空間。由此,他產生了繼續深造,學習技術經濟的想法。權忠光放棄了當時令人羨慕的工作考研。
這一次,他又順利過關,考入母校的技術經濟研究專業。權忠光談到這里深有感觸:“回過頭來,我的人生轉折應該就在這時如約而至,因為技術經濟與評估專業很吻合,在很多基礎理論、技術等方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當時中國還沒有有關評估的專業。”在權忠光看來,這是成就他從事評估工作的一個起點。
1991年,研究生畢業的權忠光留校任教。留校任教沒什么稀奇的,新鮮的是他在第二天就被任命為教研室主任,這在北京交通大學的歷史上應該是絕無僅有的,在國內其他高等院校恐怕也屈指可數。對于一名年輕人來說,要挑起教研室主任這副沉甸甸的擔子,需要有十分的勇氣,更需要高超的能力和學識。
“當了教研室主任就得思考問題。”權忠光深知主任擔子的輕重,學無止境,他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產業經濟學。思維敏捷的他當時就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從事理論教育和進行科學研究都是很重要的工作,但是還需要吸收一些社會實踐內容來補充和完善教育體系,要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與社會接軌,才能真正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時,在中國剛剛起步的評估行業,進入了權忠光的視線。
權忠光說:“當時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正在不斷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十分活躍,評估作用越來越重要。所以,我認為評估是實現價值,發現價值的一項專業,評估是與經濟發展和經濟產業息息相關的一個行業”。他把自己在社會上看到的、學到的評估知識帶到課堂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他的課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也打開了學校教學與實踐的一扇窗。
1999年,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起步,急需一批既熱愛評估事業,又有所長的人才。行業需要權忠光,權忠光也適合行業發展的需要,這樣的雙結合使權忠光離開了學校。他越來越感受到,資產評估是自己內心深處一直追尋的事業,是資產評估行業為自己搭建了實現人生理想和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舞臺。
用真誠的心做專業的服務
權忠光所在的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對象多為中央級企業,這些項目一般不僅點多,而且面廣,對評估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組織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很多人都說我談項目成功率比較高,其實并不一定是我的專業水平比別人高多少,而是我知道,客戶之所以需要評估服務,是需要評估專業人士幫他們解決問題,所以一定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與客戶溝通,達成共識。做評估項目才能做得更準確、更公正、更客觀。”對這一點,權忠光深有體會,也用自己的行動做了很好的詮釋。
當談到1999年承辦的中石油評估項目時,權忠光記憶猶新。中石油的項目在中國改制進程中是資產量最大、結構最復雜、分布最廣的一個項目,有油田、采油設備、煉化設備、管輸設備等,涉及54家大型企業,6個行業板塊的106個單位,而且時間緊、任務重,按照改制進程要求,這個項目必須在3個月內完成。當時正值國慶節,權忠光親自帶隊,和他的同事們一起連軸轉,5天5夜吃在辦公室、睡在辦公室。
當時,最讓項目組感到壓力的是,涉及資產達500多億的某石油管理局在盡職調查工作中進展不順利。時間一天天過去,與對方負責人的溝通幾乎停滯,進駐管理局20多天了,卻連一個字的資料也拿不到,還有不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工作人員個個心急如焚。項目小組負責人不得不向權忠光求助。權忠光在去管理局的路上,翻遍了該局的有關資料,甚至背下了稱之為企業精神的“三老四嚴”。
到了現場,權忠光沒有急于與對方的負責人談項目,而是背起了“三老四嚴”。對方的一位領導對權忠光立刻另眼相看,認為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年輕人。那位領導說,“我們企業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這些歷史了,你卻能背下來,說明你的誠意,我就看中了你這一點”。權忠光靠誠意成功架起了與對方溝通的橋梁。這時,權忠光仍然沒有急著跟對方談項目,而是耐心地傾聽對方訴說一些似乎與項目毫不相干的事。那位領導告訴他,“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你知道吧,他兒子就在我們管理局采油11場工作,11場被剝離上市之后,他就要被分流了。50年代的老一輩用汗水和生命創下了這份基業,可現在他們的后代卻要分流下崗了”?權忠光耐心傾聽著,他也很理解對方,他用自己的專業和所掌握的信息,誠懇地與對方溝通,讓對方相信,中央是一盤棋,這次的改制只是其中的一步,中央會統籌考慮,統一安排。正是這種理解和溝通,讓對方感動了,也對權忠光產生了信任。接下來,那個管理局無償提供了全新的電腦設備,在一個星期內就將所有評估需要的資料,絲毫不差提供出來。項目雖然晚操作20天,但卻最早完成了任務。
講到這里,權忠光也很動情:“作為評估人員,除了要具備相當的專業精神,還要能換位思考,要站在客戶的角度,想想他們考慮的是什么問題,哪些問題是需要我們解決的,這是一名優秀評估工作者要學會做的。我們評估的成功,重要的一點就是靠信譽,而信譽來自對客戶的真誠。”
對于未來,權忠光表示,隨著一帶一路進程的推進,隨著國際間交往的日益增多,“走出去、引進來”的經濟行為越來越頻繁、越來越重要。中國的專業服務機構跟出去的服務水平和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我們必須要強筋健骨,做強自己,更好地服務“走出去”戰略。
認真履職求實效
從2008年履職至今,已有10余個年頭。在權忠光看來,做好政協履職,必須具備奉獻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使政協工作和本職工作相互兼顧、相互促進。
多年來,權忠光堅持“言不茍出、行不茍為、擇善而后行事”。“履職中,在深入調查自己界別的社情民意時,可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充分發揮專業特長,這樣能比較深入地發現問題,并能較好地為解決問題出謀劃策。”《關于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的提案》《進一步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提案》《關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平穩較快發展的提案》……從權忠光的提案中不難看出,第一個履職的五年,他主要關心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進一步創新融資工具等問題。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解決就業的重要生力軍。就北京市而言,中小企業容納70%左右的就業量,同時它又是發展競爭性行業的重要領域。因此,解決好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不僅關系到這些企業自身能否健康成長,而且更關系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關系擴大內需、擴大就業及保證社會和諧穩定。
“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為企業改制上市、規范發展提供專業的服務,解決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如何用財政、金融等方式,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一些問題。通過日常工作中的經驗盡可能提建議、提思路、提想法,共同促進解決這些問題。”在權忠光看來,政協委員履職要做好自身的定位,履職的過程就是盯住社會問題、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提出幫助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讓政府有所為。
“履職過程中,我關心的問題也是不斷變化的。經過五年,我認為中小企業發展無論是政策還是紅利釋放得很好了。履職的第二個五年,結合北京的功能定位,我試著從北京市民的角度提問題,開始關注微環境治理。局部環境的改善往往能帶動整個環境的改善。”
通過調研,權忠光發現,“造成北京交通擁堵的原因很多,既有公共交通體系不夠完善、乘坐轉換不便因素,又有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且市民出行方式和上述種種原因使汽車總體使用強度不斷增加因素。同時,還存在因管理跟不上造成的擁堵現象,各種非機動車和行人亂闖紅燈現象越來越嚴重,機動車隨意亂停現象越來越普遍,道路信號系統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等”。《關于提升管理水平,助力交通順暢的提案》《關于提高機動車停車管理秩序的提案》《關于合理規劃、加強監管、治理機動車亂停亂放的提案》……優化環境、規范秩序、以點帶面解決問題、促進人們行為習慣的轉變……這些建議不斷被提及。“履職也好提案也好,不求高大上,只求接地氣,能切實地解決實際問題。”
十余年的履職過程中,權忠光要求自己“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屬、我有所為。”他坦言,一直以來對于政協履職不敢有絲毫懈怠。未來,他將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用心履職,圍繞國家大政方針、圍繞所在地區及行業的實際,為北京的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和諧建諍言、謀良策。
上一篇:立足新階段 譜寫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下一篇:劉登清:凝心聚力共謀行業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