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法》:“十年磨一劍”
發布時間:2018-12-21 來源:中國會計報 打印 作者:高鶴 字號:小中大
2016年7月2日,我國資產評估行業一個歷史性時刻來臨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4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圍坐在電視機前的資產評估人由衷地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這意味著歷經10年艱辛的立法工作終于取得了收獲!我國資產評估人從此有了法律的保障!資產評估行業開啟了法治新時代!
“功成不必在我”:歷史終會銘記
正如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會長耿虹所評價的一樣:“《資產評估法》是我國資產評估行業歷史上將會永遠銘記的一塊重要的里程碑。它標志著我國資產評估行業進入了依法治理的新時代。”
中評協副會長、中通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公勤,中評協副會長、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權忠光等眾多資產評估行業知名人士,都對這一評價十分認同。
當時在中評協的會議室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的劉公勤,至今回想起那一幕依然心潮澎湃:“這是資產評估人以及關心資產評估的各界人士共同書寫的一頁歷史。10年的立法之路,有資產評估人的默默耕耘,有行業主管部門財政部、中評協等相關部門的辛勤努力,有關心資產評估行業的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這是整個行業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收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實況直播的間隙,權忠光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說,作為評估行業的一個老兵,自己對立法感受非常深刻。“立法歷經10年。這10年的歷程對于我們評估人來說,既是一個審視、學習的過程,又是一個展望未來的過程。立法對于評估行業,包括資產評估、房地產評估、土地評估、機動車評估等行業,都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在今天這個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特殊時刻,我堅信《資產評估法》對于推動未來更大的改革開放將會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
每一步前行都源于持續的努力
資產評估立法持續了10年,財政部、中評協等主管部門從未放棄,擔任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的劉公勤,也始終代表行業為之鼓與呼。
“我恰好在立法10年間擔任了全國政協委員,親歷了10年立法的過程。這期間,真的是有著太多人的心血與努力,有著財政部、中評協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讓人至今難忘。”劉公勤從她的親身經歷中回憶了自己參與立法推動的過程。
她說,自己初任委員時,評估行業發展最重要的桎梏就是沒有一部基本法來確立行業的法律地位。“因此,在財政部和中評協的倡議和指導下,通過多方調研和征詢意見,首先針對行業立法這一首要問題,在2003年兩會期間我提交了《關于營造資產評估行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及法律環境的提案》,呼吁盡快制定《資產評估法》。”
劉公勤告訴記者,這份提案和相關建議得到了相關部委和有關領導的重視。資產評估立法問題首次獲得了各方關注。全國人大財經委、全國人大法工委、財政部和中評協等相關部委高度重視,開始積極組織專家調研論證。
在2006年和2007年兩會期間,劉公勤又連續提出《關于加快評估立法的建議》和《關于積極推進我國評估立法進程的建議》等提案,建議應以解決重點問題為主旨,盡快審議出臺《資產評估法》,改變立法滯后現狀。
“資產評估立法問題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劉公勤回憶說,在兩會期間,自己曾就評估行業立法等問題向全國人大原委員長吳邦國做了專題匯報,系統而詳盡地闡述了評估立法的重要意義。2008年,她又向時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匯報了評估行業的重要作用。
“雖然在第十屆全國政協期間沒能立法成功,但正是資產評估行業有針對性地、從行業大局角度出發、努力去促成行業立法,引起了國家對于評估行業立法問題的重視,成功地在那一屆啟動了立法程序,拉開了行業立法之路的大幕。”劉公勤認為。
權忠光也回憶說,立法過程確實是非常艱難的。2006年啟動立法程序時,全世界只有俄羅斯有評估法,很多國家都沒有。“但是我們具有超前的立法意識,開了很多研討會,請了很多國際組織來論證,向人大法制委的領導同志進行匯報。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行業,都在這個問題上進行深入的了解與爭論。”
他記得,當時全國人大財經委專門成立了立法領導小組,時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賈志杰任組長,還成立了立法工作小組,相關部門和各行業協會負責人參與其中,還成立了由各方專家組成的專家顧問組。
“通過不斷的溝通和協調,包括與國際友人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我們取得了共識。這其中,肯定有辛酸苦辣的一面,也有統一思想認識之后的甘甜。我甚至與很多專業人士進行過正面爭論。”權忠光笑著說,這是一個融合發展的過程。這種融合發展,在評估立法中也充分體現出來。比如,評估機構可以由具備各種評估資質的人員出資組建,這就是適應當前評估發展局面的重要舉措。
“評估立法中體現出的包容性、開放性以及取得各方共識的過程,都令人記憶猶新。”他說。
而作為主要在全國政協領域奔走呼吁的行業代表,劉公勤在擔任第十一屆和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針對評估立法問題,陸續又提出過10余份提案。
資產評估行業上上下下,以及相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使得《資產評估法》的10年立法之路雖然艱辛,卻終有所獲。
“這一點在2015年立法的艱難時刻體現得特別明顯。”劉公勤告訴記者,2015年評估法在審議過程中產生較大分歧,拖下去會影響立法進度。財政部和中評協等各級主要領導親自出馬,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力促這部行業大法出臺。“我也在2016年兩會期間,極力邀請了林毅夫、李稻葵、彭雪峰等20多位各界知名專家與我聯名提案,促請評估立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眾志成城,方能披荊斬棘,終達彼岸。
評估業服務經濟發展的“保護神”
但凡過往,皆為序章。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我國改革開放踏上新征途的重要起點。
《資產評估法》的出臺,無疑將為我國資產評估行業更好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在評估人眼中,它就是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資產評估人執業的“保護神”。
“這不只是一部對評估行業監管與自律作出頂層設計的普通行業性法律,更是我國經濟領域法律的重要組成,為建設與基本經濟制度、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法律體系填補了重要空白,為法治經濟打造出一塊厚重的價值基石。”劉公勤說,《資產評估法》的出臺,能更有力地守護國有資產安全,更有效地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更有利于規范評估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必將為充分發揮評估的重要專業功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推動評估在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做出更大貢獻。
權忠光也告訴記者,《資產評估法》的出臺,形成了資產評估行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良好局面,能有力推動評估人今后堅守法治觀念、推動法治建設。無論是資產評估,還是房產評估、機動車評估、礦業權評估、保險公估等,都要遵守這部法律。這部法的出現,對整個評估行業來說,是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
對于評估人來說,權忠光認為,有了《資產評估法》,執業就有了堅強的后盾和保障。同時,《資產評估法》也是對于評估人執業行為的法律約束。可以說,它對于評估行業的發展和健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對未來評估機構規范執業起著法律約束作用。
“比如,它確定了法定評估和非法定評估業務。法定業務對評估人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非法定業務使得更多專業人士能融入到評估隊伍中來,使得評估的影響力能夠深入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權忠光說。
行業人的呼聲,也正是行業管理部門的心聲。
在多次實地調研中,耿虹一再強調:“要進一步抓好《資產評估法》的貫徹落實工作,加大對評估法的學習宣傳和實施力度,同時,積極推動財政部《資產評估行業財政監督管理辦法》和《資產評估基本準則》等相關制度和準則的貫徹落實。”
《資產評估法》,為資產評估行業的未來打開了一扇光明的法治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