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研俏語”第十七期 新增68家證券業評估機構,5家資產評估收入為0,6家風險金為0
發布時間:2021-03-26 來源:中企華 打印 作者:中企華 字號:小中大
小評:資產評估行業有多少家機構從事證券服務業務?
老評:截至2021年3月4日,共有138家。
小評:與2019年末相比,增加了68家!
老評:2019年12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對證券服務機構從事證券服務業務不再設定前置性條件,資產評估機構等證券服務機構從事證券業務由行政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小研:新辦法實施以來,財政部和證監會陸續發布了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產評估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備案名單,我們將兩者新增機構情況進行了比較,最新數據如下表所示:
老評:資產評估機構的新增數量及增長比率都要高于會計師事務所。
小評:新增68家資產評估機構的規模如何?
老評:若參照原《關于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有關管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8]81號)文件,從事證券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應當“最近3年評估業務收入合計不少于2000萬元,且每年不少于500萬元”、“具有不少于30名注冊資產評估師”。
小研:從2020年資產評估業務收入來看,資產評估業務收入超過億元的機構只有1家,500萬至1億元之間的機構有39家,低于500萬元的機構有28家,其中有5家機構資產評估業務收入為0!
從資產評估師人數來看,資產評估師人數50人以上的機構僅1家,30人-50人之間的機構有7家,資產評估師少于30人的機構有60家。這60家機構中,10人以上的機構有39家,10人以下的機構21家,有2家機構資產評估師人數為2人!
小評:新增68家資產評估機構的執業經驗如何?
老評:原81號文規定,從事證券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依法設立并取得資產評估資格3年以上”、“最近3年持有注冊資產評估師證書且連續執業的不少于20人”。
小研:新增的68家機構中有7家機構存續時間不足3年;連續執業時間不足3年的資產評估師有357人,占總人數比例約32%。
小評:新增68家資產評估機構都是專職從事資產評估的機構嗎?
老評:不全是。新增68家機構中,機構名稱僅包含“資產評估”字樣的有37家,占比54%,機構名稱包含“房地產”或“土地”字樣的有30家,占比44%,另外,還有1家是珠寶藝術品資產評估機構。
小評:原有70家資產評估機構僅有1家為特殊普通合伙企業,其他都是有限責任公司,新增68家資產評估機構都是公司制形式嗎?
小研:有66家資產評估機構為公司制形式,2家為普通合伙企業。
小評:新增68家資產評估機構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
老評:資產評估法和《資產評估行業財政監督管理辦法》均規定“資產評估機構根據業務需要建立職業風險基金,或者自愿辦理職業責任保險,完善風險防范機制”。
小研:新增的68家機構中,“職業保險累計賠償限額和職業風險基金之和” 1000萬元以上的機構有11家;300萬元-1000萬元的機構有14家;100萬元-300萬元的機構有18家,100萬元以下的機構有25家。這其中甚至有6家機構職業保險累計賠償限額和職業風險基金之和為0。
小評:新增68家資產評估機構都分布在哪里?
小研:從機構注冊地來看,共涉及14個省市。
北京以新增21家機構位居首位,廣東則以17家緊隨其后。華東地區累計新增21家,分別為:浙江、山東各5家;江蘇、福建各4家;上海3家。陜西、四川各新增2家,天津、遼寧、河北、海南、新疆各1家。
小評:證券評估市場上突然涌現出這么多新面孔,對資本市場和評估行業會產生什么影響?
老評:這個問題就留給時間來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