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轉天地寬丨“液壓件之王”山東常林集團重生記
發布時間:2019-01-09 來源:中企華 打印 作者:中企華 字號:小中大
曾經的輝煌
常林集團的前身是是成立于1943年的臨沭縣稻埝村鐵業生產小組,1991年更名為山東手扶拖拉機制造廠。1996年,山東手拖廠由國有企業改制為民營股份制企業,同時更名為山東常林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林集團”)。
以農機制造起家的山東常林機械集團歷經多年發展后,不僅在工程機械領域站穩腳跟、謀求旗下子公司上市,同時還在酒店、建筑、肥料等領域進行跨行業布局。曾是全國的“農機四強”,也是中國的“液壓件之王”。
常林集團雖然有著做大做強的目標,然而掌握液壓行業核心技術的難度,不僅需要錢、人才,更需要時間。2009年至2012年間,常林集團大規模借貸進行了大筆投資,據不完全統計,總數額高達80億元。而大量舉債的常林,投入的項目產業輻射廣,顯效周期長,難以承受這樣的時間成本。常林僅液壓件和節能挖掘機的投入就達16億元,直接導致企業流動資金危機。公開資料顯示,常林集團投資26億元成立的中川液壓,僅政府銀團貸款就占了19.7億元。
隨著2014年一場資金危機的突然爆發,多家銀行因常林集團所投資項目不盈利且無法償還貸款本金而對常林斷貸,常林集團深陷于資金鏈斷裂的危機當中。常林集團擴張的腳步驟止,并在兩年間迎來破產的命運。它的破產是臨沂有史以來第一大破產案,也是2017年以來山東省第三大破產案,這在全省和全國機械業界、新聞業界都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地震”。
各類債權人紛紛起訴要求保全財產。到2016年底,以常林及關聯公司為被告的案件共500余起,涉及全國30多家法院,另有數百名職工通過仲裁或司法程序主張權利。法院對常林集團的各類資產進行了查封,查封對象從實物資產如土地、房產、設備,到無形資產如股權、商標、專利,常林集團所有大小資產無一幸免,有的資產甚至被查封十幾次。就此,常林集團成為全省九大金融風險企業之一。
進入破產程序
2017年3月,臨沭縣法院審時度勢,提議對常林實施破產重整,獲得縣委、縣政府批準。以該縣黨政主要領導、法院院長為主導的領導小組成立,并于2017年7月正式進入破產工作程序。
臨沭縣委書記劉飛也提出了破產重整三原則:保產業,保核心技術,保穩定。這里所說的核心技術,就是領先全國、具有國際水平的中川液壓件。它是工程機械的核心部件,曾長期被國外產品壟斷。
“破產”,在所有人的腦海里都是個負面意義的詞匯,也沒有任何地方會把執行破產企業數量作為政績。所以,常林破產重整實施的首要就是:統一各個方面的認識。企業股東、金融機構債權人、法院內部、市縣經濟主管部門逐步統一認識、統一行動。
選任管理人、中介機構
中企華以豐富的破產重整評估經驗及為常林集團提供的評估方案,獲得管理人的認可,中選為常林集團破產重整項目的資產評估機構。為此,中企華派出破產重整評估團隊,先對常林集團進行摸底,進而開展全面的評估工作。
項目人員深入現場后發現,企業目前的資產狀況混亂:賬實對應困難、設備流動性較大且與臺賬有出入、不動產入賬存在分離、各家公司資產實際使用情況與權屬存在疑似不符等等……復雜性超乎想象。接下來的工作,在破產重整領導工作小組的推動下,各中介人員齊心協力相互配合,在一點點梳理中逐漸還原企業真實面貌。
中企華工作組在常林集團的評估中,投入大量項目人員,建立五個項目大組,分別對常林集團、力士德、中川液壓、常林鑄業、常發房地產進行了全面清查。由于被評估企業存在較多歷史遺留問題,在清查難度大、時間短、任務重、溝通機構眾多等重重壓力下,評估人員依然盡職盡責完成了現場清查、評定估算等工作,項目組經過不懈努力,2018年7月山東常林集團破產重整項目的評估報告正式出具,并在2018年7月18日獲得債權人會議表決一次性通過。(本次評估項目現場負責人:孫鈺、穆繼剛)
穩定局面
政府、法院建立了與職工、債權人的溝通渠道,以各種形式及時通報進度、講解政策,樹立信心。同時,通過處置非核心資產、爭取金融機構支持等手段,融資一億多元用于啟動生產。
引進新的投資人
2018年8月份,新的投資人辦理完交接手續。
債權人的受償
經綜合核算,常林集團債權人的受償率僅為10%。常林的債權人多達1500余家,各自的情況和訴求并不一致。領導小組根據各方實際,依法確定了償債方案。由于工作到位,法律政策運用得當,使得重整計劃草案奇跡性的以90%以上的高票獲得債權人通過。
峰回路轉天地寬,常林集團的現狀
根據陸續收到的媒體信息得知,目前,企業訂單滿滿,2018年受破產重整的影響常林集團的產值只有4億元,而2019年的產值預計可達15億元。
常林集團鑄造、工程機械和液壓件三大板塊的原料采購價格降低了10%,生產成本降低了10%,而由于產品質量提升銷售價格提高了10%。一升一降之間企業利潤大幅度提高,使得三大板塊皆已扭虧為盈。新的常林集團兌現了“保產業”的承諾。在“保核心技術”方面,通過采取對賭機制和激勵機制,鑄業公司產品質量合格率由88%提高到96%,其中液壓鑄件合格率從40%提高到88%,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中川液壓的一次裝機合格率從43%提高到96%;力士德的整機入庫合格率由90%提高到100%。(數字來自于公開媒體)
作為曾經為常林集團提供破產重整的評估團隊,看到常林集團的新生,我們由衷地感到欣喜和振奮,衷心期待強強聯合下的常林集團實現新的騰飛。
我們的心得
破產重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重要的舉措之一,它不僅僅涉及合理解決債權人和債務人關系問題,更關系到企業重生、金融和社會穩定問題,因此必須要穩健有序推進,需要具有豐富經驗和高水平的專業服務團隊協同工作才能有效完成,中企華為此成立了專門的破產重整評估事業部,不斷探索進步。
我國2006年引入破產重整制度以來,中企華公司是最早提供破產重整領域評估服務的專業評估機構,十年里在實踐中探索,專業團隊具有十年的實務操作經驗。在總結中提升,承辦了業內最多的標桿性質破產重整評估項目。
中企華破產重整服務:
2、戰略投資者顧問:通過對企業股權結構、實際經營情況的梳理,發現重大關聯關系,挖掘關聯公司與項目公司的重大協同效應,向投資人提出合并重整或打包出售等提升重整效率及重整價值的建議。曾成功擔任某央企擬收購大連機床項目、渤海鋼鐵項目、中信集團擬收購某重整企業項目的戰略投資者估值機構。
3、資產量超百億的項目:云南煤化工、山西聯盛、東北特鋼、輝山乳業(進行中)、某上市公司破產重整項目(進行中)、日本高田項目、山東大海集團(進行中)。
4、與其他中介良好的合作基礎——中企華與國內頂尖破產重整管理人團隊(律所、清算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在大型破產重整項目中有過多次合作,熟悉法院及管理人對破產重整的工作要求和流程,高度契合管理人工作并盡所能提示需關注的重心和要點,是良好的角色補充,具備優秀的溝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