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華高文忠博士上海財大鳳凰講座開講:《上市公司重整的特點與估值》
發布時間:2025-04-17 來源:中企華 打印 作者:中企華 字號:小中大
4月10日,中企華執行總裁高文忠博士受邀出席上海財經大學資產評估碩士教育中心舉辦的鳳凰專業碩士系列講座活動,并作了一場題為《上市公司重整的特點及估值》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聚焦上市公司重整的全流程、監管政策、債務重組、資產評估實務及職業規劃等核心議題,內容深入淺出,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知識,帶來了深刻啟發。
1.上市公司重整概覽與特點
從法律到實踐的估值全景解析:高文忠博士深入分析了自2007年《企業破產法》實施以來,上市公司重整計劃經法院裁定批準的數量變化趨勢,并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周期,解析了不同階段數量變化的成因。重點解析了近三年上市公司(預)重整的現狀,2022至2024年,我國共有37家上市公司的重整計劃被法院裁定批準,中企華累計承接其中近14家上市公司的重整評估,合計占比達38%,高文忠博士結合實踐案例詳細介紹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的流程及重要節點要求,從八個維度全面分析了上市公司重整的特點。
2.監管政策解讀與實務體現
2024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于切實審理好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座談會紀要》”)
2025年3月1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 11 號——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相關事項》(以下簡稱“《指引》”)
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稱“《新國九條》”)
高文忠博士對《座談會紀要》《指引》《新國九條》等最新政策進行了深入剖析,詳細解讀了信息披露與保密要求、重整計劃草案、強制退市指標等相關與估值銜接的規定。結合中企華承做的經典案例,展示了各類監管政策在實務中的具體體現,并總結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中與資產評估相關的關鍵環節、具體要求及保障機制。
3.從理論到實踐的深度融通
高文忠博士詳細介紹了債務重組及重整的營運價值、債務重組與業務及資產重組的配套、業務重組的目的,以及以經濟增加值(EVA)為基礎的業務重組思路。結合債務重組中的資產評估特點及操作要點,為學生提供了清晰的實踐指導。隨后,高文忠博士從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重整中涉及的主要價值類型,并講解了債轉股的定價方式和機制問題。高文忠博士從償債能力分析方法、思路和方法選擇三個方面,講解了如何對上市公司重整財產的償債能力進行評估,為評估實踐提供了系統化的操作框架。
4.重整價值創造與博弈分析
高文忠博士結合重整評估項目實例,解析了債務人與投資人不同視角在重整項目中資產評估的關注重點。分享評估機構在重整項目中與債務人、管理人等各方的溝通協作經驗,強調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重要性,評估機構需在全流程中保持獨立性和專業性,以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高文忠博士深入分析投資人參與重整的方式、投資動因及關鍵點,結合投資價值收益法的“三段模型”,解析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的價值創造過程,并分析投資人與債務人的交易博弈、重整過程中的利益平衡與動態調整。
5.破整意義與資評專碩職業路徑
高文忠博士深入剖析并總結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對債權人、債務人、社會、資本市場及行業五個不同層面所蘊含的意義。在本次講座期間,高文忠博士透過對最新監管政策與行業動態的解讀,助力學生明晰上市公司重整中資產評估的重要地面及其面臨的挑戰,為學生們精準洞察行業趨勢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僅如此,高文忠博士還與學生們就資產評估專碩的職業規劃和發展路徑展開探討,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行業發展的趨勢以及極具價值的職業發展建議,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學生得以更透徹地理解行業走向,切實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進而為未來的職業生涯筑牢根基。
育才興業
資產評估行業作為現代高端服務業,在服務國有資產管理、規范資本市場運作、支持財稅體制改革、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及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以及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等方面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作為財政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資產評估不僅是財會監督體系的核心構成,更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專業支撐力量。
中企華長期致力于行業造血能力建設,構建"金字塔式"人才培育體系:頂層聚焦行業準則制定與理論創新,引導高端人才參與重大課題研究;中層強化高層次管理人才培養;基層夯實業務骨干及后備力量儲備。通過系統性培養機制與校企協同創新,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長效發展模式。
作為中企華在長三角地區的重要戰略布局,中企華上海分公司與總部一脈相承,積極踐行集團人才培養理念。承襲中企華產學研融合的優良傳統,上海分公司深度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機制,以上海財經大學實踐教育基地為載體,創新打造"三維培養"體系:通過真實項目實操深化專業認知,依托案例教學提升實踐技能,結合職業導師制提供全程發展指導。這種立體化培養模式既強化了學生解決復雜評估問題的能力,又通過定制化職業規劃顯著提升人才競爭力,實現了教育鏈與職業發展的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