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來,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秉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底線,加之新冠疫情沖擊所帶來的的全球經濟衰退,地產企業融資渠道萎縮、去化率下降、地產業資金緊張情勢加劇。諸多開發項目已處于難以為繼、急于并購重組甚至面臨破產重整的境遇。為進一步研判國家政策走向,整合并購重整行業資源,為房地產業健康、良性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2020年12月1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不動產法研究中心、北京市住宅房地產商會、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新形勢下房地產并購重組高峰論壇”在北京鵬潤大酒店成功舉辦。
論壇結合實際案例及當下經濟形勢,深入解讀新形勢下房地產企業并購重整所面臨的法律、財稅、金融、監管等風險節點,為房地產行業面臨的各類問題獻計獻策。本次論壇邀請了行業協會、院校、知名投行、AMC、地產開發和地產法律服務等知名機構及專家,并由鳳凰網、新浪網、騰訊視頻、優酷視頻進行了現場視頻報道。
中企華公司董事長權忠光博士應邀出席本次論壇并就《新形勢下房企融資現狀與對策》展開圓桌對話。權總認為當前的房地產融資難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自2017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不斷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去通道、降杠桿”成為金融行業的主要工作。在此背景下,房企的常規融資均已納入監測調控之下,房開企業金融政策進一步收緊,金融監管部門出臺了“432”政策,銀行對房開企業融資只做滿足“432”條件(四證、資本金比例30%、二級資質)的開發貸,國有商業銀行基本上只看百強、地方性龍頭企業。信托只對滿足“432”條件的項目放款,而且只做真股項目,不做“明股實債”項目。二是“三道紅線政策”,是針對所有的開發商劃出的三個標準,分別是:1.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大于70%;2.凈負債率大于100%;3.現金短債比小于1。若未達標,監管層將要求金融機構對相應房企的全口徑債務進行限制;三是受本年度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房地產市場供需結構的改變,造成房地產企業經營效益下降,收款難度非常大,企業的三項指標結構很難改善,進一步增加了融資難度;四是債務違約的影響很大。2020年12月至2023年是房地產企業債券和信托融資的雙重償債高峰,房地產企業債務違約的風險非常大。
如何解決房地產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權總開出的藥方包括:首先房企自身要強身健骨,改變以往重規模不重品質的發展模式,加大營銷力度,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突破三道紅線限制,增強融資能力;第二是主動擁抱并購市場,通過股權融資等方式發展壯大;第三是借鑒國外房企主流融資模式經驗,時機成熟的條件下通過發行REITs等資產證券化產品解決融資問題;第四是在資本市場和開發貸款的監管上實行精準分類管理,對于符合國家政策的房地產企業在融資方面給予支持;第五是用“時間換空間”思路,分類推進房企債務置換展期和助困政策落實。
本次論壇還舉行了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和北大法寶《地產建工法律大數據庫》建設簽約儀式,權總及與會嘉賓代表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