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華黨支部重走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
發布時間:2018-06-28 來源:中企華 打印 作者:中企華 字號:小中大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為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引導黨員同志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新時代發展道路上堅定理想信念,值此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之際,在黨支部書記、公司總裁兼CEO劉登清同志的帶領下,中企華黨支部20名黨員奔赴貴州重走長征路,在2018年6月23日至26日期間,先后參觀了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陳列館、遵義會議會址、茅臺渡口、四渡赤水紀念塔、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地,踏著革命前輩們留下的足跡,感悟長征精神,錘煉堅強黨性。
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陳列館
婁山關自古被稱為黔北第一險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5年初中央紅軍曾在這里與敵軍展開兩次激烈的爭奪戰,并均取得勝利。第一次婁山關戰役為新的“川黔邊新蘇區根據地”的建立打下了一個較好的環境基礎,為保衛遵義革命中心區的安全和黨中央在遵義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作出了重要貢獻;第二次婁山關戰役則揭開了遵義大捷的序幕,贏得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巨大勝利,展示了遵義會議的曙光。
遵義會議會址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總結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失利的教訓。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把黨的路線轉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軌道上來。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向成熟。遵義會議集中體現了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敢闖新路、民主團結的精神。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于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運動戰戰役。一渡赤水,集結扎西,待機殲敵;二渡赤水,回師遵義,大量殲敵;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烏江天險,調動并擺脫敵人。這次戰役歷時3個多月,中央紅軍采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于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毛澤東同志稱四渡赤水為其平生得意之筆。
四渡赤水紀念館
在紀念館里,在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解下,每位同志都駐足觀看、仔細聆聽。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工農紅軍將士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沖破重重困難險阻取得長征偉大勝利的事跡感染著每一個人,大家深切體會和感悟到了長征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深刻內涵。尤其是當時年僅21歲的鐘赤兵在婁山關戰役中不幸右小腿中槍,在沒有醫療器械和麻藥,手術條件極其簡陋的情況下,忍著劇痛在半個月內進行了三次截肢手術,并獨腿走完長征征程的故事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期間,中企華黨支部組織召開了一次黨員民主生活會,在會上,大家結合此次長征之行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就自己在公司的成長、成績以及如何在工作崗位上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暢所欲言,紛紛表示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就必須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足本職,踏實肯干,實事求是,敢于擔當,既要有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勇氣,也要有開拓創新的魄力與決心,不斷提高自身的黨性修養和專業素養,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中企華公司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