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登清總裁在“專家話評估”主題直播活動中談《新時代評估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
發布時間:2017-11-30 來源:中企華 打印 作者:中企華 字號:小中大
2017年11月29日,北京國家會計學院、中國資產評估協會舉辦了“專家話評估”主題直播活動--新時代資產評估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楊松堂蒞臨直播現場致辭并發表主題演講,從行業協會視角分析了新時代資產評估行業的主要矛盾,以及新形勢下資產評估的發展方向。
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兼CEO劉登清博士、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胡智、廈門市大學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丘開浪等行業資深專家分別進行了主旨演講。與會專家還和直播現場的首批資產評估行業領軍人才及線上網友進行了互動,并就有關提問做了針對性解答。直播活動由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中心負責人張靜女士主持。
劉登清博士的演講題目是《新時代評估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他首先從某自媒體11月28日開始的十佳并購服務機構網上投票談起,分析了評估機構與券商、會計師、律師相比面臨的真實狀態。他十分認可張國春秘書長提出的新時代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即社會日益增長的對高質量評估服務的市場需求和監管要求,與資產評估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但是劉登清博士指出,必須清醒地看到,現實中有些客戶追求的不是高質量的評估服務,而是收費低的評估報告。雙隨機、監管部門的執法標準不統一導致評估機構的執業質量評價,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氣。證券監管部門的處罰,不能緊抓低級錯誤不放,應當考慮問題的性質和資產評估機構所處的發展階段,否則覆巢之下沒有完卵,也達不到懲惡揚善的目的。對評估報告和估值報告的不對稱監管,加劇了估值亂象。目前評估行業的生產力,還極度不平衡不充分,不僅區域間存在差異,大中小規模的機構之間存在差異,2016年業務收入過億的14家評估機構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
劉登清博士還談到了三個矛盾。第一,大中小評估機構協調發展的矛盾。“十三五”時期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大中小評估機構協調發展。其中,支持大型評估機構通過兼并、聯合、重組等方式,實現跨區域、規模化發展。但從前幾年的實踐效果看,不少大機構的收入規模是做大了,但是由于競爭加劇,行業的總體收費水平下降,造成行業的蛋糕同比反而更小了。大機構越多,中小評估機構的生存越艱難。對中小評估機構,提出做精做專做優,如果這樣,由于區域市場容量有限,中小機構可能都無法生存。建議中小機構重點還是突出區域化特色,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小微企業成長等多元化服務需求。大中小評估機構的協調發展,主要還應該體現在客戶定位和市場定位方面。目前大機構產能不足,中小機構產能過剩。由于人員素質和專業能力差異,中小機構過剩的產能還無法轉移給大機構。加強大機構與中小機構的業務合作,通過業務合作,促進中小機構的人才培養、技術進步、信息化建設等。
第二,評估行業人才需求與供給的矛盾。目前評估行業普遍面臨人才不足的問題,尤其缺乏高端人才和國際化人才,以及中堅骨干力量。盡管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學位,但從這些年畢業生的去向來看,除個別大型評估機構招收了一些畢業生,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了其他行業。優秀人才招不進來,性別比例嚴重失調,新人培養周期加長,好的苗子容易流失,這些都給評估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人才上的制約。
第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我們每一個有信仰的評估人,都把提高執業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行業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擁有職業尊嚴,作為我們的目標。但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坎坷甚至不公正待遇。這讓我想起了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熔爐》中的一句話,無論何時何地,我們總可以選擇做一點什么,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對于我們所詬病和不齒的一些行為,要堅決抵制,堅定信念,堅守底線,從我做起。可能我們無力杜絕這種現象,但絕不能讓這種現象動搖我們。
本次直播活動反響熱烈,不僅擴大了資產評估行業的影響力,而且實現了業內專家與網友們的即時互動交流,現場觀眾和線上網友均給予了高度評價。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表示,今后將進一步總結經驗組織類似活動。當晚的直播將做成視頻放到國會在線,以便大家隨時觀看。